机械-造船行业驶入冰河地带 韩国出口主力产业增长乏力
本日视点
对大多数研究韩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出口导向型这个词其实不陌生,正是由于坚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政策,韩国经济才有了20年的延续增长;也正是由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存在,我们才熟知现代汽车、现代重工和浦项制铁(POSCO)这些韩国大型企业的名字。但是时至本日,这些出口主力产业面临的窘境却明确地告知我们,带动韩国经济增长的这个巨大引擎出现了问题。韩国的经济专家和企业家领袖们应当重新思考新时期的经济增长模式了。
造船行业驶入冰河地带
1直以来,韩国主要出口产品包括船舶、石油产品、钢铁、汽车和无线通讯设备等。虽然韩国造船企业在海洋成套设备、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特殊船舶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但从整体创汇能力看,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已大打折扣。
根据韩国经济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韩国造船业2012年出口额为397.53亿美元,相比前1年减少29.8%;2013年前5个月出口额与前1年同期相比减少32.5%。2004年至2007年,韩国造船业曾由于坐拥大量订单而风光无穷,韩国造船部门的出口业绩在那1时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到来,韩国造船业的冬季也随之来临。
韩国贸易协会方面分析指出,当年的创汇主力造船业2013年上半年出口增幅不到1%,从整体上会动摇韩国经济的出口业绩。韩国产业研究院方面则表示,韩国造船产业在保持现有竞争能力的情况下,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为止,其出口额将降至年均300多亿美元,今后船舶出口额在韩国总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将降至之前的1半左右。
汽车行业境外求发展
虽然现代起亚汽车团体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常常被韩国媒体津津乐道,但是当前汽车产业在韩国整体出口方面做出的贡献却没那么突出。由于韩国国内生产本钱和物流本钱都在上升,韩国汽车企业纷纭选择离开韩国,在海外增建工厂。
截至2011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韩国国内的产量高于海外产量,但到2012年该比率已变成49%比51%,首次出现逆转。依照韩国部分经济学家的说法,现代汽车正在高速驶离韩国。2013年前5个月,现代汽车在韩国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仅为38%,相比2012年同期的45%降落幅度很大。从2007年到2012年,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海外产量从116万辆增至363万辆,而韩国国内工厂在产量方面的增长却远达不到这样的速度。
3星电子独撑韩国出口大旗
作为当今韩国最炙手可热的国家品牌,3星电子可谓8面威风,高歌猛进。但是,部分韩国经济专家指出,3星电子当前对智能手机产品的过分倚重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同时也可能在将来对韩国整体出口事业造成打击。
目前,智能手机创造的利润在3星电子全部事业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到达70%,但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从客观上看不可能处在延续的高利润、高回报层面。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不论是屏幕大小、屏幕材料还是内部配件,创新的余地越来越小。如果3星电子没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今后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也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大了村委有权强拆吗。
同时,与现代起亚汽车团体1样,3星电子的高价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也正在迅速转移到越南等可以提供便宜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2012年,3星电子越南河内工厂的产量是韩国本土庆尚北道龟尾工厂的3倍。
新的增长动力到底在哪里
相比3星电子目前到达的销售业绩,钢铁、造船、重工等韩国支柱产业经历全球经济衰退后,利润几近减半。韩国百强企业2012年净利润总和为48.7308万亿韩元,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多出3个百分点。但如果将3星电子、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排除在外,其他97家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为23.9222万亿韩元,只有2007年的63%强拆需要提前通知吗,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趋势。3星电子和现代、起亚汽车在韩国百强企业利润中所占比重从2007年的19%升至2009年的35%、2011年的36%,2012年乃至高达5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目前,3星电子、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3大企业的利润总和已超过其余97家企业利润的总和。
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方面表示,单纯依托3星电子等极少数企业拉动出口和整体经济增长是10分危险的,韩国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动力。韩国政府提出了创造经济的口号,也是出于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考虑,但是传统出口产业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在韩国国民经济中依然占不可替换的主体作用,想通过科技创新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就做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又谈何容易